处暑,一般为每年8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。“处”意为终止,处暑即“出暑”,标志着炎热天气步入尾声,夏季真正结束。
|三候有时,万物知秋|
一候鹰乃祭鸟,鹰感秋气肃然,捕鸟陈列,如献祭天地,似一场羽翼之间的庄严仪式;
二候天地始肃,风渐清,云渐淡,草木摇落,天地如人敛容,步入沉着;
三候禾乃登,“稷”为五谷之长,此时率先成熟,田野泛起第一层金黄色的秋意。
|人间处暑,丰收与祈愿相接|
祭祖迎秋,处暑近中元。民间以新谷献祖先,既是感恩大地,亦是对生命来处的静默回望。
食鸭送暑,一句“七月半鸭”,道尽此时鸭肉肥美。北京炖一盅百合鸭,江南邻里相赠,祈愿“无病各家”,是人情也是时序之味。
放河灯,夜水中浮一盏暖光,是思念,也是寄愿,灯随水流,心随光远。
开渔节,海畔人家擂鼓扬帆,千舟竞发,是谢海,亦是盼丰年。
处暑虽名属“暑”,实为夏秋交替之节,暑热虽未全然消退,但晚风已带清润,云行处渐高渐薄。
人间在丰收与祭奠之间、在辞夏与迎秋之交,郑重而温柔地——接过大地第一封秋信。
AI贵阳工作室出品
策划:李平平
图片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