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没有发现,汽车行业高管微博都玩得挺溜?
蔚小理自然是不用说了,传统主机厂也纷纷跟风。
(资料图)
其实,这就是中国制造互联网思维的体现,毕竟流量才是王道。
难怪中国车企智能化都做得不错,相信这也有莫大的关联。
那么,汽车高管玩微博,到底是推动发展还是不务正业呢?
我们不妨聊聊这4个问题!
1、靠微博“带货”,能成功吗?
产品最终能不能成功不敢说,但宣传的流量多少决定了成功的概率有多大。
这是不变的真理。
从此前的广告到现在的流量,无疑都是为了大众的关注度,基数大了,才有爆款的可能,当然产品力固然是最重要的。
而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,无论是产品、服务还有企业个性,都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
,并且和网友进行互动。
另一方面,一旦遇到紧急事件,这些高管也可以第一时间代表品牌发声,安抚消费者,不让事件继续发酵。
无论从正面还是负面,这样一个平台点对点直接沟通,总是最有效的。
这沟通效果,就得看各位高管的情商了。
总的来说,这是一个很好地推广机会。
2、用户能否主导车企做自己想要的车?
上面既然谈到了高管和用户点对点的沟通,是不是意味着:用户的需求直接可以提给高管了?
的确如此。
虽然或许只是随口一句,并不代表普罗大众的需求,但高管看到后定会顺着这个方向思考,让市场部进行调研等等。
这不仅让用户和车企的关系更进一步,更重要的是,车企可以直接听到用户的心声或者是哦是用车的痛点。
如此一来一回,品牌方所推出的产品就能越来越符合用户的胃口,这对于销量也是一个间接地推动。
3、对于个人来说,是否能够受益?
当然,当下的时代,网红带货,人和货都火!
其实车企高管带货的鼻祖是谁?
必然是埃隆·马斯克,特斯拉从不做广告,但靠着马斯克自身的科技光环硬是把特斯拉带成了爆款。
人红货爆,又不出广告费,这多划算?
因此,如今各大车企高管纷纷开始效仿,建立自己的IP人设,提升个人美誉度,这自然没有任何坏处。
即便以后不在这家车企了,这个网络的资源还是一直在的。
或许下一家车企就凭这资源,便给开出更了高的薪水。
当然,也有部分“性格刚毅”的高管喜欢和网友互怼,这对个人形象或许有些损伤,但对于产品而言,这也是流量。
4、这个模式是否可以复制?
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开始,不仅是汽车行业,各行各业都可以推广。
而更重要的是,互联网、新媒体的这个思维方式很重要。
汽车企业正在拥抱数字化,有着强烈的变革进取的心态。
而消费群体结构也正在年轻化,因此通过这一平台与年轻用户群建立连结,自然是很好的出口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或许某一天,用户在微博上给企业高管留言,我想要一个飞行器并提出了痛点和需求。
而这,或许就是下一个创新风口。
结束语
整体来看,汽车高管以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带货筑口碑,是与时俱进的重要环节。
而社会也需要这样用户和企业的沟通联系,因为这样可以解决更多的难点、痛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