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时代,把理想化成力量,带着知识和本领,“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”,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,山东财经大学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于玥也是其中一员。
守好课堂阵地
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
(相关资料图)
于玥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水塘堡乡中心小学支教,她肩负着6门科目的教学重任,管理着103名学生,平日里教学工作十分繁忙。但繁忙的课程任务并没有让于玥感到吃力,真正让她感到棘手的,是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对陌生老师的戒备。在大山成长的孩子们活泼又烂漫,课堂这小小的方寸之地拘不住他们向往自由的心。
对此,于玥想方设法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,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,进而获取他们的信任,真正对自己敞开心扉。于玥想到的第一个方法是制定班规,寓教于乐,以激励教育为主,精准把握每一个孩子的心理。班规出台后,孩子们一改往日里调皮捣蛋的形象,上课时纷纷积极表现了起来。
走进学生家庭
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
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,他们看似调皮捣蛋的行为,在背后往往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隐情,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内心,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。为了看到更多学生背后的故事,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,于玥每周都会进行家访,深入感受孩子们的生活环境,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,以此实现家校统一,提升教学效果。
一个学期过去,于玥累计走过56.3公里的乡路,走访过4个村,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家庭实现了全覆盖,深夜十点摸黑走山路回来已成为家常便饭。孩子们对于家访的态度,也从害怕、抵触,转变为了期待与欢迎。
师生情谊深厚
用青春守护孩子成长
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后,于玥和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果实。在学校期中考试中,六年级二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提高了8分,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进步感到快乐。一个学期的相处,也让孩子们和于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。比起老师的身份,孩子们觉得于玥更像是自己的朋友。
于玥收到了学生们的暖心小纸条,孩子们在纸条上想象着未来:长大后,我们想走出大山去找于老师。
在于玥的影响下,孩子们发自内心做出了善意的举动;在于玥的鼓励下,孩子们展现了进取收获了进步;在于玥的引导下,孩子们想要走出大山追求梦想的愿望和决心越来越强烈。
孩子们想走出大山的愿望,让于玥热泪盈眶,也看到了支教的价值所在,她将继续在贵州这片热土上书写她的志愿青春。
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“贵州志愿者”